会长
厦门市同安区政协常委
厦门市同安区南安商会会长
厦门市同安区成功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
厦门骏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
厦门市威龙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
齐物空间(厦门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从走出象牙塔到踏遍街头巷尾的求职者;从国营企业员工到纵身“下海”走上自主创业之路;从门窗行业到装修公司:从单一产业到以设计装修为主,涉及房地产开发、酒厂、智能科技等多元化发展领域,经历过无数的艰辛险阻,突破重重困难,砥砺前行,从承担企业责任的雄心壮志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善举,刘炳杰先生众望所归。当选为同安区政协常委,同安区南安商会会长等社会职务。他每向前踏出一步,每担任一个社会职务,都是一次自我超越,充分展示了刘炳杰先生担当和执着向上的性格魅力,充分体现了刘炳杰先生放足而行的胆略和超凡的意志力。
刘炳杰先生心胸开扩、处事严谨、为人低调,他最大的优点在于一个“诚”字,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、征服过无数狂风骇浪的“水手”所特有的稳重和自信,具有“爱拼敢赢”的特质,还有一种宽以待人的善良情怀和丰厚知识素养的儒雅气度。
“摸着石头过河,自然困难重重”对于这句话,刘炳杰先生深有体会,如若当年不选择下海经商,现在的刘炳杰或许也会是一位国企高管,亦或是技术娴熟的高级工程师。1984年,高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无缘于大学的刘炳杰,就业于福州一家国营金属冶炼厂,他从学徒工人做起,聪明好学的刘炳杰很快就掌握了工厂的相关技术,一年后,靠着自己的努力和领导的信任,通过自学成功考上了上海市建筑专业学院(国家冶金部在业内招收带薪定向培养生)。三年学成毕业,刘炳杰回到原单位成为一名技术员。九十年代初,改革开放的浪潮触动了刘炳杰这个年轻人的心灵:,“不行,我必须走出社会去闯一闯。”怎么办呢?问问自己只有一个答案,那就是“下海”经商,如果能办理“停薪留职”是最好的办法,可是单位不批准刘炳杰“停薪留职”的申请,刘炳杰经请求再三,单位的最后表态是:要求刘炳杰必须上交三年进修带薪费及学杂费两万多元,方能批准“停薪留职”的申请,当时的月工资标准也只有八.九十元,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。在“停薪留职”已经无望的情况下,敢闯敢拼且“任性”的刘炳杰毅然绝然地选择了自动离职,连手续也没有办理就直奔厦门。刘炳杰说:“之前因工作原因,被单位派到厦门某单位担任技术员(九个月),感觉厦门的生活习惯跟家乡比较接近,那时就开始喜欢上厦门。”最终,砸了铁饭碗的刘炳杰,在家人的不理解中孤身到了厦门,25岁的刘炳杰刚到厦门。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孑然一身。“那时候自己存款也就两千多元,又因为离职的事情与家人闹得不可开交,这时不敢向家里人要钱,再说家里跟本没有钱。”一穷二白的刘炳杰来不及在乎输赢,倔强任性地闯荡江湖,自谋创业,选择了在门窗行业里打拼。门窗有铁、有铝合金等材质,多少与自己之前的冶炼行业沾点边,心想这也许还有生存的空间。
刘炳杰以高瞻远瞩的眼光,用艰苦奋斗的创业之精神,选择了自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门窗、装修行业。他说:“这也是赶鸭子上架,当时什么都不懂,就去找别人借图纸,自己切割、当工人、边干边学。没有资金就找亲戚朋友几十元、几十元地借,最终筹到了一万元左右。当初刚起步,资金、技术等问题困难重重,但没有退路,只有坚持再坚持,经历了一番又一番的挫折……所幸的是遇到了一位南安老乡的关照,并给了一个小工程单,而且还垫付五千元买了工具和材料,不料,请来的师傅没几天就带着新购置的工具设备跑掉了!那足足是我的一半家当!”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刘炳杰顿时陷入了极度的困境,所幸的是这位老乡出于对他的同情与信任,再次伸出援手拿了五千元让他得以顺利完成这单业务。也正是这次经历,刘炳杰把这位移民的南安籍老乡当成恩人、贵人,成为了挚友,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多次成功合作。从此开始,刘炳杰就有了心中的雄伟蓝图。事业蒸蒸日上,在本地行业中金鸡独立,企业先后被厦门市授予“ 民营科技企业”、“ 文明企业”、“最佳诚信企业”、“文明诚信私营企业”等荣誉称号,受到业界的好评。
1997年,为凝聚乡贤乡情、共谋发展,刘炳杰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,积极参与和筹备了同安成功经济文化促进会的成立。2010年又积极参与了筹备同安南安商会的成立。2018年刘炳杰荣任同安南安商会第三届会长,作为新一届会长,他竭尽全力为会员服务,努力把商会办成会员认可、政府认可、社会认可、全国一流品牌的商会!在此期间商会荣获“四A级社会组织”、厦门“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”及福建省“四好商会”的称号,并在全国南安商会中首创“商会议理堂”及“和谐劳动关系调解工作室”。他为商会承担责任,为大家出谋划策,共克时艰,使大家成为了最好的伙伴和朋友,这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发展经济,发展企业,关注民生,回报家乡,回报社会,一直是刘炳杰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目标。